脚手架拆除的技巧包括:
拆除顺序:应逐层从上而下进行,严禁上下同时作业。
材料处理:拆下的架杆、连接件等材料,应采用溜放,严禁向下投掷。
连墙件拆除:所有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,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;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,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。
临时支撑: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,根据现场需要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支撑加固,后拆连墙件。
分段拆除加固: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,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。
构配件处理: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,严禁抛扔;脚手架拆除后,必须做到工完场清,材料堆放整齐、安全稳定,并及时转运。
构配件保养: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规定的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,并按品种、规格随时堆码存放,置于干燥通风处,防止锈蚀。
安全措施:拆除前应做好准备工作,包括制定拆除方案、全面检查脚手架的安全性、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和地面障碍物等。拆除过程中应设置安全警戒区域和警告牌,并派专人看管,严禁非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拆除作业区内。工人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,使用安全带,并避免单人进行拆卸作业。
拆除顺序与搭设顺序相反,后搭的先拆,先搭的后拆。
拆除作业时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与物料坠落的措施,拆除杆件及构配件均应逐层向下传递,严禁抛掷物料。
拆除过程中最好不要中途换人,如必须换人时,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。
拆除过程中最好不要中断,如确需中断应将拆除部分处理清楚告一段落,并检查是否会倒塌,确认安全后方可停歇。
拆除完后应将架料分类堆放,堆放地点要平坦,下设支垫排水良好。钢类最好放置室内,堆放在室外应加以遮盖。对扣件、螺栓等零星小构件应用柴油清洗干净装箱、袋分类存放室内以备再用。
弯曲变形的钢构件应调直,损坏的及时修复并刷漆以备再用,不能修复的应集中报废处理。
辅助设施:上料通道四周应设1m高的防护栏杆,上下架应设斜道或扶梯,不准攀登脚手架杆上下。
施工荷载:一般不超过100kg/m2,如需承受较大荷载应采取加固措施,或经设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