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手架搭建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基础要求:脚手架基础必须坚实、平整,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,防止不均匀沉降。例如,搭建在回填土上时,要分层夯实,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。当脚手架搭设在楼面等结构上时,应对楼面等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,确保其能够承受脚手架的重量。
材质要求: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的Q235普通钢管,表面应平直光滑,无裂缝、结疤等缺陷。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,质量和性能应符合标准,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·m时不得发生破坏。
立杆要求: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或底座,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、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。立杆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纵向间距不大于2m,横向间距在1-1.2m之间。立杆必须垂直,允许偏差不大于高度的1/300。
横杆要求: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,长度不宜小于3跨。横向水平杆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,另一端应插入墙内,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。
剪刀撑要求: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;高度在24m以下的单、双排脚手架,均必须在外侧两端、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,各设置一道剪刀撑,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。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-60之间。
连墙件要求: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,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。
架板铺设:架高在4m以内时,架板间隙不大于20cm;架高大于4m时,架板必须满铺。距离装饰面不大于100mm。
安全措施:搭设工作人员需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,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。不合格的杆件和扣件不能使用,避免安全隐患。杆件长度或扣肩过松也不能使用。
质量检查与验收:脚手架验收时,应对所有部件进行外观检查,并实行验收及挂牌使用制度。脚手架搭设前,必须对架子管、扣件、竹排、铁丝进行检查,架子管严重弯曲,扣件严重腐蚀、裂纹,竹排腐烂的必须报废,不得使用。
使用荷载:脚手架负载不得超过270kg/m2,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,使用中应经常检查与维护。负载超过270kg/m2,或形式特殊脚手架应进行设计。
安全防护:脚手架外侧、斜道、平台设置1.05米防护栏。铺设竹排或木板时,两头必须绑扎牢固,严禁不绑扎就投入使用。脚手板和脚手架相互间应连接牢固。脚手板的两头均应放在横杆上,固定牢固。脚手板不准在跨度间有接头。
拆除规范:脚手架拆除时,应先检查与建筑物连接情况,并将脚手架上的存留材料,杂物等清除干净,自上而下,按先装后拆,后装先拆的顺序进行,拆除的材料应统一向下传递或吊运到地面,一步一清。不准采用踏步拆法,严禁向下抛掷或用推(拉)倒的方法拆除。
以上是脚手架搭建规范的主要要求,确保脚手架的搭建安全稳固,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。